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

我的主題:石敢當


澎湖的民間信仰由來已久,而且遍及全島,我們可以經由目前的仍然存在於各村落裡的『石敢當』知道,民間信仰在澎湖先民心目中的地位與其重要性。也可以說,因為『石敢當』的存在,證明了澎湖是臺灣歷史的的源流,是大陸與臺灣文化一脈的傳承與衍化。
  根據田野調查,澎湖的『石敢當』數量之多,形式、材質與碑文的變化、繁雜冠於全省。因受先民生活的形式的變異、繯境條件的影響、鬼神觀念的趨引等因素,而造成了澎湖石敢當信仰的獨特風格與鄉土特色。
  澎湖石敢當的信仰並不是一種迷信,而是長久以來,我們祖先與天抗爭、克服惡劣環境的一種精神防衛系統。『石敢當』自然就成為澎湖民間信仰的精神標誌了。
  因為澎湖先民認為在住宅、通衢要道、山頂、海邊,豎立著『石敢當』,可以鎮妖、避邪、拘邪、拍穢、止風、止煞,所以,紛紛於自家壁上、屋角及村落四周、路沖地帶、荒郊野外,海邊港口安放了『石敢當』,以求平安。

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

工作進度

我的主題:澎湖石塔
歷史沿革:
澎湖多風沙氣候惡劣,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威脅,為抵抗惡劣環境,故在精神上設計防衛辟邪物─石塔式之石敢當,以為鎮風止煞之用。
石塔為以石塊、水泥等砌成的圓錐、圓筒、木魚等造形的巨大辟邪物,為臺灣所見在體積上最龐大、同時也被村民相信是法力最強的辟邪物之一。石塔屬於大廟的附屬物,多因該村社具有在地理上所不可彌補的缺陷,導致當地居不平安,奉主神之命而建,其位置多由主神親臨選擇,以澎湖而言,有位於山頭上、海岸邊、社里中等處。部分的石塔,在安塔時,於塔內安白雞或龜蛇等生物,以之為原靈。
鎖港石塔由南塔及北塔二者所組成,位於舊聚落北方,近三層樓高,石塔所在處原有一高起的小丘,為社里的靠山,因強勁的東北季風而逐漸消失,於是當地產生了一句諺語「鎖管港了一個山,豬母水了一個灣」,說明社里的沙丘被吹到豬母水(山水)的港灣去了,所以在原址上建築兩座大石塔以彌補靠山的消失,對風水所造成的破壞。
鎖港石塔為九層階梯狀的黑石疊砌而成的圓錐形塔,為澎湖石塔中,形式最為古拙者之一。原為黑石建造,民國五十一年重新修建為黑石水泥材料。其建積─第一層約六十六平方公尺。原為七層疊形石敢當,於民國五十一年重建後改為九層,為全澎湖最高之石塔,約十四公尺高。

介紹